• 您的位置:首页 > 瑞丽女性门户网站_会员黄页 > 资讯列表 > 寻找心灵的画像
    寻找心灵的画像

    寻找心灵的画像

    更新时间:2014-10-29 作者:艾丽女性网 出处:www.chagou.net 【字号: 】 浏览
    “我选择重复的画线去消解形象,这条路走了15年了,建立了自己一种新的图式,用抽象解析具象。”女艺术家马嬿冷把自己作画的过程形容为“编织光阴”,目的是要定格一个时代的审美、古丽·斯坦则在具象与抽象之间徘徊,执著于寻找自己心灵的图像,不管是瞬间的凝固,还是时间的定格,她们呈现给我们的都是时间的无情流逝,唯有艺术可留存女性之美感。

       10月25日,在树美术馆举办的“重逢——女性艺术展”系列活动中,集中展现了7位女性艺术家的绘画、影像、照片、实物装置等不同主题作品,策展人刘霞把这次展览的主题定位为“向美致敬”,她认为不论是这些女性艺术家还是她们作品中呈现的女性,都代表了一种女性意识和时代的美感,所以我们把不同领域的女性艺术家集中在一起,通过绘画、诗歌朗诵、芭蕾舞等,以展现不同艺术家对美的诠释与感受。

      织出时间之网

       一根根线条,一个个格子,就像人生的每一刻、每一时,马嬿冷把自己重复用中国水墨画叶筋笔勾线的过程比作织出丝织物一样的感觉,她既是在编织光阴,也是在重复人生的体验。

       15年来,她说她自己都不知道画出了多少根这样的线,所以她也把画线的过程称为“坐禅”,因为这绝对需要耐心才能完成,而她生性是个大大咧咧,比较外向的人,批评家栗宪庭就说她是游走在两个极端之间,因为你从她这些线描图像作品中,很难联想到她曾是一位行为摄影艺术家,她曾在游客涌动的天安门前将一把仿真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在面对镜头略带戏谑的微笑的同时 , 马嬿冷开始了自己的“自杀游戏”之旅 ,足迹遍布各类公共场所。策展人苏阳曾在她的“摄影个展”前言中写道:这种令人有些不安的姿态 ,使个人化的危机感转化为面向公众的危机警示。自杀是个人在绝望的状态下 ,进行自我实现努力的最后一步尝试。自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个人的尊严感 , 而实际上人的尊严本身往往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马嬿冷把自己置入极端的体验中,她在2007年创作了《捆绑》的行为艺术,用绳子捆绑自己的双手和双脚,被捆绑的身体无疑陷入了极度不自由中,这种“捆绑”既是女性自身的,也有长期的文化禁锢和男权为中心的社会角色设置,她做这些作品目的是让女性更多地关注自身的性别意识和角色定位。

       “女性的身体性也是一种政治性”,但很多女性却在文化的塑造过程中,混淆了它的政治性和自我性,女人慢慢就认可了自己愉悦他者的一个社会角色定位,所以美总与女性的物质属性联系在一起,尽管时代不同,关于女性的审美也在发生着变化,但对于女性审美的一个共同点还是建立在五官、身材与比例的基础上,只是现今消费时代更甚,它直接强调女性的性特质,比如高跟鞋、口红、眼影等,这些都在指向精神之外的消费属性,如果说性也是一种资源的话。

       马嬿冷画了很多过去年代的美女:胡蝶、周璇、赫本,她们都是偶像与明星,也代表着时代女性的集体审美,这些美女微微含笑,隔着时间之网有些模糊,但她们的红唇却对应着现在。

       同样的秀眉、同样的微笑和红唇,这既是古典美又是现代美,艺术家有意模糊了现在和过去,但对于观者则觉得这是在消减个性,让美成为一个符号,这才是一件感伤的事,因为任何试图留住美的瞬间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留存记忆

       与有意模糊记忆不同,古丽·斯坦却在表现记忆,但她的记忆不是叙述记忆中储存的人物和事件,而是在试图捕捉记忆的时间长度,所以她画笔下的图像都是含糊的。

       就像追忆似水年华一样,她的绘画语言也是在回归古典中探寻艺术的现代品质,比如一个“中国玩偶”,一幅“记忆中的肖像”,一个“中世纪建筑”,其色调都是褐色或西域泥土的颜色,它也是民俗记忆与文化记忆混合后的一种颜色,显示质朴与温暖。一如古丽本人,她长相甜美,说话带着童音,像是拒绝长大,不理解她的人会觉得她“装”,她时时流露出的女性特质:微笑、温情、温婉也充满着孩童似的无邪。

       这与很多女艺术家个性张扬或表现出的强大智慧(5.98, 0.00, 0.00%)不一样,古丽展现出的不是她艺术天赋的一面,而是女性甜美的一面,这也使她的作品显现出热烈或温情中的恬谧。

       没有太多绘画技巧也避免了当下复杂的叙事与思想,这也是如今比较时髦的绘画语言,回归到混沌的感觉中,回复到绘画的初心中。一件老物件、一个小玩具摆设,它们的存在提示着我们时间的距离和心灵的感触,从而构成一个记忆的凝望或者片段。www.chagou.net

      更多
             站长推荐